成工岁月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校友之家>>成工岁月>>正文
忆陈毅就读甲工校前后
2015-06-12 15:09 bet365手机端    (点击: )

陈毅1901年8月26日出生于四川乐至县复兴场张安井村,初名世俊。1910年陈毅的祖辈将乐至老家土地抵押两千两银子,举家迁往成都,住在东门外上河心,靠租种土地为生。1910年春夏间,陈毅随父亲陈昌礼从湖北(陈毅是7岁时同父亲一道随外祖父去湖北利川县任所的)回川经乐至来到成都,就读于九眼桥附近的江西会馆两等小学(今锦官驿小学)。1911辛亥年,成都发生保路运动,四川总督赵尔丰屠杀民众,陈毅和兄长陈孟熙被送回乐至在青海寺陈玉堂私塾馆寄读。1913年春,陈毅弟兄被母亲接回。此时,陈家已搬至位于猛追湾附近的法华寺邝家大院。秋天,陈毅和陈孟熙考入华阳德胜乡高等小学(今大田坎小学)就读。在这里,裴野堂老师为陈毅改了名字,将原名“世俊”改为“毅”,取字“仲弘”。仲者,排行第二也;至于“弘”和“毅”,《四书集注》中解为:“弘,宽广也。毅,强忍也。非弘不能胜其重,非毅无以致其远。弘而不毅,则无规矩而立,毅而不弘,则隘而无以居之。弘大刚毅,然后能胜重任而远到。”“陈毅”之名自此正式使用。

陈毅在德胜高小继续勤奋学习,打下了较厚实的文化基础。1915年秋,陈毅从德胜高小毕业后,选择了“实业救国”的路子,考入了成都工业讲习所学习。1916年2月14日,15岁的陈毅以陈允明之名考入四川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甲工校)学习。甲工校当时设于成都少城公园附近的包家巷,设有染织和应用化学两科,陈毅读的是染织科。陈毅在校期间努力学习,关心时事,崇尚科学,尤其喜好踢足球。这期间四川经“护国”战争后又历“护法”战争,其间还有川滇黔军阀间的混战,可谓满目疮痍,民不聊生。陈毅祖母1917年病逝后,陈家兄弟分了家,家境每况愈下。陈毅父亲陈昌礼此时在重庆盐务局作小职员,薪水很低,母亲带着陈毅及兄长、妹妹、弟弟种着少量土地,维持日常生计尚且不易,筹措学费就更加困难了。不得以,陈毅于1917年底辍学离开了甲工校。退学后的陈毅十分苦闷,他写信向父亲倾述。陈昌礼接信后趁年节时回到成都,他们拜望了陶鼎金先生。陶先生是知名的国学教师,先后作过陈家父子的国文老师。从陶先生处得知,熊克武准备在成都创办四川讲武堂,陶老师认为陈毅可以前去一试。讲武堂的考试科目为国文和数学,国文考试陈毅选题《李广、程不识优劣论》,颇获好评,但数学却未过关。陈毅失去了进讲武堂学习的机会。之后,陈毅曾萌生过当兵的念头,但遭母亲反对而作罢。1918年初,吴玉章等创办的“成都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贴出招生广告,该校免费,既可学工,又能出国,陈毅和陈孟熙一同考入了该校学习。预备学校未建校舍,而是向设置在爵版街的志成法政学校(今成都三中所在地)借得几间教室、办公室简陋办学,由志成法政学校校长张春涛兼任校长,冯一批(元勋)任教育长,首批招收四班学生共150名。1919年春,经四川督军熊克武、省长杨庶堪同意,宣布预备学校学生结业考试前三十名者可享受四川官费赴法待遇,每人将发给路途津贴四百元,其余能自筹三、四百元者也可同行,其余解散。陈毅与兄长于是夜以继日刻苦攻读,最终以分列第十四、十五位的名次考取了官费留法勤工俭学生。1919年6月1日,陈毅和陈孟熙各从所领部分旅费中拿出五十元交给母亲后同其他被录取者离开成都,在泸州乘船途经重庆于6月27日到达上海。1919年8月14日,陈毅等乘法国货轮“麦浪号”离开上海远赴法国,开使了他的留法勤工俭学历程。

附:陈毅与甲工校

一、实业救国,考入甲工校“四川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是民国初年四川创办的第一所实业学校,陈毅1916年春考入甲工校学习。陈毅选择就读甲工校是想习得一门技术,以改变四川经济落后、民生凋蔽的现状,借以谋生,借以救国。陈毅在甲工校读的是染织科,因学习成绩好,很受师生器重。二、效法苏老泉,改名陈允明因为喜欢苏老泉,陈毅在甲工校期间,改学名为陈允明。苏老泉即苏洵,是苏轼、苏辙之父。苏洵早年喜游历,不好学,年二十七始发奋,“熟读六经百家,探古今治乱成败”,终于“下笔顷刻数千言”,成为文学大家。苏洵字明允,陈毅因此改名允明,意在于要学习苏洵,努力读书,掌握齐家治国平天下本领,以报效国家民族。三、博览群书,喜好文学陈毅自幼受国学熏陶,尤喜习诗作文。在甲工校期间继续阅读大量文学作品,比如《三国志》、《水浒传》、《千家诗》、《古文观止》等,并游览武侯祠、草堂寺、望江楼等古迹,以为自己的文学创作打下基础。四、“民为贵,君为轻”一次,国文老师徐子休先生(四川五老七贤之一)讲课时提到四川没有出过皇帝,没有出过大将,很可惜。陈毅则认为:现在已是民国,无需出皇帝;况且孟子早就说过民为贵、君为轻,现在应该多出科学家、实业家才好。五、相信科学,无需恐惧徐子修先生曾以《易经》内容“象曰:雷震,君子以恐惧,修省”为题要求作文。陈毅首先交卷,他认为:先民因缺乏科学知识,听见打雷就害怕,如果科学发达,人们懂得了自然规律,就不会闻雷而惧了。当时的所谓君子,其实是无知识的胆怯者。何况,不做亏心事,不怕夜敲门,君子既然严谨端正、无愧于心,又何必惧怕雷震呢?徐先生因陈毅文中的“离经叛道”而将其作文榜列倒数第一。此事在学校引起一场风波,校长亲自出面调解才得以平息。六、十月革命,激起涟漪苏俄十月革命的消息传到甲工校时,在学生中引起了辩论。有富家子弟认为“过激党”与富人作对、搞共产,富人会雇兵打垮“过激党”;陈毅则认为,假如穷人知道了“过激党”是为自己谋利益的,就不会去为富人卖命。七、运动健将,足坛先锋陈毅喜欢运动,常步行上学,锦江河发大水时也敢下河游泳。他尤好踢足球,有当时成都学校足坛五虎将之称;他和同伴们组织的足球队用实心球练习脚法,足球心子坏了就用猪尿泡代替;他身穿四号球衣,带球突破时速度很快,其他人在后面使劲追,被称为“带马弁”;在他带领下,甲工校足球队还曾打败过当时有名的华西协和队。八、离开甲工校,赴法勤工俭学1918年4月,陈毅和兄长陈孟熙一同考入四川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开始了他们学习工业本领、看大世面、救国救民的求索历程。1919年6月1日离开了成都。九、两年学子,母校情深陈毅在甲工校就读虽然只有两年,但仍然对她怀有深厚的感情。在《早年回忆》中陈毅忆述了他当年在甲工校的学习生活。1963年,已改名为成都无线电机械学校的我校举行五十周年校庆,陈毅特发电报表示祝贺。多年来,陈毅元帅子女及亲人对陈毅母校的建设和发展一直给予了关心和帮助。

(本文摘自《校史研究文稿》,周德文著)

关闭窗口